打开产品销售思维方式-一个苹果如何卖到100万

第一次公共关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拿出一个苹果说,这个苹果是早上在家门口的市场上买来的,大约0.5元钱,如果不考虑客观条件,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来为它增值,卖到一百万元。有什么办法么?
一个苹果,卖到一百万,您想钱想疯了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坐在最后一排的胖子扯出一嗓子,全班哄堂大笑。要是一个苹果卖到一百万,傻子还来上课啊!不知谁又一嗓子,全班炸了锅。
老师并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大家,过了大约有一两分钟的样子,又把苹果举了举,我想把他卖到5元钱,你们有没有办法?
这个好办,加一个漂亮的包装,苹果上印上金猪贺岁,应该能卖出去!有人提议。  
大家点了点头,
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个苹果卖到10元或者20元钱?
把它拿到一家高档的大酒店,榨成苹果汁,别说20元,30元也可以卖得到。
怎么样,苹果已经可卖到30元了,
接着来,接着来,我们把它卖到一百元!
班里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大家瞪着眼看着老师,老师举着苹果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
有了,找李宇春在苹果上签个名字,别说100块,1000块都有人买,  这个同学的主意怎么样,会不会有人买?会的,很多同学都在点头。
在大饭店里做成水果沙拉或者拼盘,也可以卖到100元,又有人喊道。
不错,做成水果拼盘或者沙拉可以卖到一百元,找李宇春签个名差不多可以卖到1000元。看看,这个苹果现在已经至1000元了。
那我想把他卖到一万元,该怎么办?老师得寸进尺。
放到神六上,上天走一圈,保您能整到一万元!
不错,这同学的主意不错,只是神六已经下来了,如果把我的苹果能放到神七上,你们说,一万元,我卖不卖?
不卖!
看来一万元已经不成问题了。我想把它卖到6.6万元。有没有办法?这次不用你们想了,我来给大家读则新闻。
据法制晚报2006年10月24日报道,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性苹果专场首次举行,昌平崔村镇真顺果园张国福的宫藤红富士摘得“奥运苹果”果王桂冠。该“奥运苹果”果王6.6万元天价拍出。
看看,如果我的苹果能获得这个称号,并且拿去拍卖,是不是可以卖到6.6元?
同学们,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继续想,我想把他卖到十万元,有没有办法?老师举了举苹果。
云南有一种植物叫红豆杉,据说含有治疗癌症成份,用红豆杉的木头雕刻的水杯可以卖到4、5百元一个,我是说,如果这个苹果有这个功能,比如说吃一个苹果,癌症就可以治好,那肯定10万元有人买的。
那当然,别说10万,100万、1000万有人买!同桌跟着附和。
阿董朝这个女生伸了伸苹果,很好!挖掘苹果的功能。
哈哈,我这个苹果被忽悠到了一千万!再想想,还有没有办法?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定情物,刚刚在考古的墓穴里发现!
砸住牛顿的头的那棵苹果树死前最后结的唯一的苹果,肯定能够买到10万的。
温总理到美国访问,小布什在他的农庄里亲手摘给总理的苹果,被拿到抗震救灾晚会上拍卖,最好是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还能卖到一千万的。
大家七嘴八舌在议论,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每个人都有很多这样的点子。
一个苹果能不能买到一百万?能!不仅能,而且还有可能买到一千万甚至更多。看来,这并不是件很难的事。这需要策划。
苹果增值事小,但能折射一个人的商业智慧和赚钱意识。有了这种智慧和意识,什么都敢卖,卖什么都敢赚钱。

给产品增值的几个办法
第一、包装产品,使产品看起来更漂亮。比如给苹果包装,包括在苹果上印字,加包装纸或者包装盒。 
第二、深加工。比如把苹果榨成汁,或者做成拼盘或沙拉。 
第三、增加产品的功能。比如苹果可以治病或者美容。 
第四、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比如请李宇春签名、和牛顿拉扯起来,和梁山伯、祝英台联系起来、和爱情联系起来。 
第五、借力。借名人之力、借拍卖之力、借事件(如救灾)之力。
其实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归根结底在于利用智慧去为产品增值,而这种价值不一定要是某种实物的增值,只要是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即可认为是增值。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