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品标准低,含硫量相当于欧美十年前



前不久面对连连上涨的燃油税,国内政策制定方面的专家表示,上调燃油税是为了防止油价过低不利于环保。然而真正令环境受伤的关键因素不是消费量的上升而是中国多年来低劣的燃油品质。



燃油品质包括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等方面指标。其中硫含量是机动车燃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使用高含硫燃油不仅会增加有毒硫氧化物的排放,还会使车辆自带的减排部件效率打折,从而导致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排放量增加。这些又恰好都是形成雾霾的重要成分。美国空气洁净协会的一项研究称,如果将美国燃油中硫含量的标准从目前的30ppm调整为10ppm,就等于减少了3300万辆汽车(1/8的美国汽车数量)的污染排放。

中国的燃油品质从硫含量上看一直以来都很差。虽然随着中国近年来一些列油品标准的制定,燃油品质有所提高,不过当前实施标准与欧盟和美国现行标准还有着大约10倍的差距。目前中国各地燃油供应标准不一,主要遵从着3套标准:国三(汽油150ppm,柴油350ppm)、国四(汽/柴油50ppm)和国五(汽/柴油10ppm)。其中,北京地区于2012年5月底开始全面升级为京五标准(国五的参照蓝本)汽油,这也是目前中国最高标准的清洁油品。其次是其他省会城市正普遍供应的国四标准汽油。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仍是国三标准汽油。截止2014年,全国135个城市里使用国三及其以下标准燃油的城市仍占46%。总体上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燃油硫含量是现在欧美地区10年前的水平。

此外中国油品国标严重滞后于汽车排放标准。一方面是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不同,但另一方面更主要地体现在实际供油上。2011年中国全面实行了汽车排放国四标准(不含柴油车),然而到现在可以与之匹配的国四燃油还远没有全国普及。供油“过渡期”造成了实际供油的空白,导致更严格排放标准实施受阻,也会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增加消费者维修负担。

油品的标准不仅关系到产业界的利益、也同时关系到消费者和环境利益。中国油品的标准制定掌握在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手中。据报道,在该委会中90.9%的委员来自石化系统,2.3%的委员来自汽车产业系统,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且秘书处也设在中石化。

有话要说